新能源物流车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 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

新造车的升维竞争:从“三电”到“算力”

2021-09-26 01:50:20

     用算力解自动驾驶的难题

  在2016年,新能源车企都在增加CPU/GPU的算力,没有人想过自研芯片来形成超越第三方算力的方向。

  近两年产业关注重点从燃油车的核心零部件发电机与动力总成(两者成本在一辆燃油车里的成本占比大概是 15%-20%)转移到三电(电池、电控和电机)。

  但是,围绕算力而投入的巨大成本,如果不能根本性地超越其他技术路线,也会给特斯拉带来巨大的损失。

  很显然,如果特斯拉没有算力上的[破壁],大家都用业界的普遍方案,最后算力上的差距不会太大。

  即便国内使用激光雷达,但也需要视觉,更需要计算力的提升。对于这种算力基础设施的,当然是带来巨大竞争优势的。

  特斯拉在充分利用自己目前的优势,想拉开和后来者的距离。

  算力等硬件迭代频率成竞争点

  传统的汽车的平台、例如底盘、动力总成、造型等等,如今其实还是在按照七年、五年的周期迭代。

  但如今汽车内的芯片、传感器、电子电气相关度越高的硬件,需要更快迭代节奏,这也就让汽车的迭代思维和以前大不相同。

  在智能电动汽车之中平台的迭代已经出现了不同的频率。

  对于平台化,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,似乎传统车企强调的柔性化、模块化、轻量化不再是决胜关键而是基础能力。

  而其中的电子电器架构、传感器、算力等这些不断「迭代」的电子硬件似乎才是平台竞争的决胜点。

  汽车算力时代呈现出广阔前景


宁波新能源货车


  长期以来,汽车一直是芯片的重要应用场景,大量芯片产品被广泛应用在发动机、变速器、底盘、动力电池、驱动电机,以及智能网联关键电子零部件等领域。

  随着汽车产业电动化、智能化发展加速,汽车芯片在汽车产品中的重要性持续提升。

  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单车超过80个核心零部件需使用芯片,搭载芯片数量约600颗,价值量约4000元,L4级自动驾驶汽车单车芯片价值量更是达到11000元。

  因此,除传统[三电]之外,搭载先进电子电气架构、高算力芯片、车载操作系统等相关核心技术和产品的下一代新能源汽车,将成为新阶段产业竞争的新高地。

  这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品由单纯的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、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。

  进而推动汽车产业生态由传统的以整车企业为主体的[链式关系]向以生态主导型企业为核心的[网状生态]转变,从而带来整个价值链、创新链的转移,持续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赋能。

  结尾:国内产业供应链仍存薄弱环节

  国内车规级芯片、车载操作系统、高精度感知设备等存在较大差距,主要依靠外资进口,信息数据安全问题凸显,另外还存在芯片等关键零部件供应紧张、原材料价格波动过大等问题。

  动力电池方面,我国在高比能量电池、高安全电池、长寿命电池方面仍需加大研发力度;电机系统方面,我国的高效高密度驱动电机系统等关键技术,相较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。

  关键零部件方面,车用芯片、高速轴承、智能汽车所需的毫米波雷达等,我国目前与国际先进水平亦有差距。

  电机系统方面,我国的高效高密度驱动电机系统等关键技术,相较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。

  车企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。

  新能源汽车的高品质电机要求高效节能,目前电机效率达到97%的高品质电机,主要还是由欧美日的供应商提供,国内大多数主机厂无法生产。

  电控系统中硬件的控制器方面,中高端车型对算力和电子架构的要求比较高,中国车企的技术和国外仍有差距。


标签

近期浏览:

宁波瑞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

专门从事新能源电动汽车制造 维修保养 销售等企业
浙ICP备2021026415号-2 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尽早时间联系管理员删除,谢谢!